船東表態:準備“抄底”!
在二手散貨船價格下跌的背景下,部分西方船東已開始“摩拳擦掌”,希望在當前幹散貨市場價格調整期中抓住具有吸引力的機會,進一步升級船隊。
全球最大的大型散貨船上市船東Golden Ocean 在最新財報中表示,公司對長期散貨船市場基本面保持樂觀,正在利用當前的市場疲軟來大幅升級船隊。憑藉現代化且省油的船隊,公司可以在整個市場週期中創造強勁的現金流。
無獨有偶,希臘幹散貨船東Eurodry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Aristides Pittas也在最新財報中表示:“隨著船價走弱,我們正在積極尋找潛在的投資機會。”
在投資者電話會議上,Pittas進一步闡述了公司的投資計畫。他透露,從去年10月至11月到今年2月,公司重點關注的10年船齡船舶價格已下跌了15%。市場情緒表明,價格可能還會再下跌15%,這將帶來潛在的投資機會。
Veson Nautical中國區高級業務拓展經理、海事商業分析師王堯向《海運圈聚焦》表示,當前散貨船價格仍然處於高位。以一艘10歲船齡的巴拿馬型散貨船為例,儘管船價自2024年8月中下旬以來一直處於下降趨勢,由最高點的2840萬美元下降到了2275 萬美元左右,跌幅達到19.9%,但截至2月26日的船價同比回調幅度較小,僅較去年同期下跌5.6%。
船價回調的背後,是幹散貨海運需求的疲軟。王堯表示,去年四季度以來幹散貨海運噸海裏需求持續走低,市場情緒轉弱。Veson Nautical 旗下大宗商品貿易數據平臺Oceanbolt 數據顯示,2024年下半年全球幹散貨噸海裏需求同比下降了1.51%。
儘管市場情緒低迷導致散貨船船價和租金雙雙承壓,但Veson Nautical數據顯示,2024年下半年幹散貨市場新造和二手船買賣交易依舊活躍,買賣交易量同比增長了8%。王堯進一步分析,這表明船東可能正在利用散貨船價值回調的機會購買船舶。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船東超越了希臘成為散貨船領域的主要投資者,共購買了256艘船舶,同比增長約46%。
▲Veson Nautical中國區高級業務拓展經理、海事商業分析師王堯
事實上,近期二手船買賣市場也出現了多筆值得關注的交易,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低調的中國船東CHS International Ship Management通過收購其迄今為止最大的散貨船“K Victory”輪(現已更名為“Princess Kelly”)進軍海岬型船市場。
船舶經紀商Hartland Shipping在其最近的週報中提到,CHS以溢價購入了這艘由日本佐世保Sasebo船廠建造的船舶,因其船齡相對年輕(低於此前銷往中國市場的海岬型船平均船齡)而引發市場關注。
同時,近期2008年建造、82,612載重噸的“Ellina”輪以1275萬美元的價格售出,與去年年底以1290萬美元成交的同齡船“Betty’s Dream”價格相當。
Hartland Shipping表示,這一趨勢表明,優質卡姆薩姆型船的競爭愈發激烈,運費市場的回暖正在為二手船市場帶來一些積極信號。雖然現在談論市場復蘇還為時過早,但船價的下跌趨勢已開始趨於平緩。
王堯也認同這一觀點,他表示:“通過VesselsValue Timeseries 綜合分析近15年以來的歷史租金和船價走勢規律我們發現散貨船各板塊,尤其是大中型散貨船的租金和船價已出現企穩回升的跡象,當前不失為一個擴大散貨船投資的機會,但船東仍需密切關注租金和船價走勢。”
正當船東們在市場低谷中尋找機會時,一項來自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的提案卻為市場投下了不確定性的炸彈。該提案擬對中國航運公司、中國建造的船舶,以及擁有中國建造或在建船舶的船東徵收高額港口費用。這一政策若落地,將直接提高相關船東的運營成本,並可能迫使他們在購船決策上更加謹慎。
Hartland Shipping指出:“隨著特朗普2.0時代的‘真人秀’每日上演,尤其是那些足以影響市場的推文頻出,我們或許應該暫停對未來航運供需平衡的預測。當前疲軟的即期收益使市場情緒低迷,而地緣政治、貿易和社會威脅的不確定性更是加劇了這種局面。”
然而,王堯對此持相對樂觀態度。他認為,“這項提案是一種極端的貿易保護措施,目前提案仍處於意見徵集階段,如果議案得以通過勢必對海運市場產生一系列影響。但是我們應該看到美國的散貨貿易僅僅占到全球散貨貿易的7%,從這一點來看散貨船板塊不是這一提案的最大受害方。”
在海運圈聚焦看來,二手散貨船市場正處於一個微妙的十字路口。價格回調為船東提供了投資的窗口,然而,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如同一把懸頂之劍,提醒著船東們在追逐機遇時必須保持戰略定力。
船價企穩信號已現,但復蘇腳步尚未清晰。熱衷左側交易的船東,對市場有深刻理解、資金實力雄厚,選擇提前購入船舶,優化船隊結構,等待市場復蘇。而偏向右側交易的船東,選擇等待價格企穩或出現明確回升信號後再行動,以降低投資風險。
未來的散貨船市場註定是一場智慧與耐力的博弈。無論選擇何種策略,船東們都必須在短期波動與長期趨勢之間找到平衡,同時密切關注地緣政治的暗流。
來源:海運圈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