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上的这些建议,与港航业息息相关!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齐聚一堂,传递来着各行各业的声音,这其中,有多少与港航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建议?一起来看看吧。
王志贤:加快推动“一单制”“一箱制”高标准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港口集团首席执行官王志贤今年的关注点聚焦到“一单制”和“一箱制”上。经过一年来的调研,王志贤发现,各种运输方式仍应用单一运输方式的法律法规,多式联运提单的物权属性尚未得到清晰界定;不同运输方式在货类品名、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差异显著,极大影响了转运效率;铁路、港口、航运企业等主体间的信息互联共享机制尚不发达。
针对这些问题,王志贤建议完善立法保障、统一标准规 加快推动“一单制”“一箱制”高标准高质量发展;以信息流畅通带动物流畅通,促进物流全链条降本提质增效。
成卫东:发展港口新质生产力、建设世界一流绿色港口
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天津港第一港埠有限公司拖头队副队长成卫东带来了发展港口新质生产力、建设世界一流绿色港口的建议。
成卫东的建议中,包括了“以技数碳为抓手,培育和发展港口新质生产力”,他希望从科技创新、数据管理、双碳管理三个方面,推动建设世界一流智慧绿色枢纽港口,将这些前沿技术和颠覆性的技术,和港口的生产要素紧密地融合起来,让建设世界一流智慧绿色枢纽港口落地落实。
褚锋:提高太仓港枢纽地位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港口集团苏州港太仓鑫海港口开发有限公司门机班大班长褚锋关注到,他工作的太仓港在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方面成效明显。但太仓港的枢纽地位仍需提高、临港产业仍需提质,政策机制有待突破。
褚锋针对太仓港产城融合发展方面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将太仓港产城融合发展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及相关上位规划和政策文件,建立高层级议事协调机制,加强规划指导和政策支持,保障资源要素供给,推动创新政策先行先试。二是支持太仓创建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探索打造物流枢纽经济集聚区和功能区样板,促进经济和要素聚集创新,培育新动能,降低物流成本,壮大枢纽经济,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三是将太仓港相关区域纳入江苏自贸区,借鉴临港新片区及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经验,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更好融入和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
郑国:整合物流数据资源,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职工郑国聚焦于宁波舟山航运服务产业发展。
郑国提出,进一步整合物流数据资源,通过数据共享、开发利用来提升产业运营效率,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旨在更好地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
陈盈盈:加强港口规划的统筹协调,全面提升沿海港口的整体能级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海霞文化发展中心党组书记、主任陈盈盈在调研中发现,一些码头的通过能力与未来集装箱吞吐量的预测值存在差距。专业化码头数量不足,难以满足特定货物的运输需求。老旧码头设施陈旧落后,装卸效率低下,在日益增长的贸易量面前显得力不从心。
她认为,有关部门应综合考量各港口的地理位置、经济腹地、发展潜力等因素,进一步加强港口规划的统筹协调和港口建设要素保障力度,全面提升沿海港口的整体能级,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杨智:加快推进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武汉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杨智注意到,在推进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中,还存在铁水多样式联运发展不均衡不充分、武汉铁路货运折角问题突出、中欧班列(武汉)国铁香炉山站货运线条受限、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快等问题。
对此,杨智建议加强规划引领,在制订国家“十五五”规划中,将加快长江航运中心发展作为促进双循环、增强枢纽功能的重要内容,统筹推动长江上中下游协同协调发展,并在项目建设、政策试点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完善铁路路网建设,提高货运效率,将武汉枢纽铁路西北、西南、东北、东南货运环线纳入国家铁路网规划,推动解决到汉铁路货运折角和长江西南货运铁路空白等问题。
湖南代表团:将湘桂运河列入国家“十五五”规划
今年,湖南代表团以代表团名义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将湘桂运河列入国家“十五五”规划的建议。建议将建设湘桂运河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相关部委“十五五”相关专项规划;同时,有关部门在湘桂运河建设纳入“十五五”规划和开展预可研究等前期工作中予以指导,并在要素保障上给予倾斜支持。
冯鸿昌:支持福建、厦门建设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打造“东南陆海新通道”
全国人大代表,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工会主席冯鸿昌建议,有关部委进一步支持福建、厦门建设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参照“西部陆海新通道”模式打造“东南陆海新通道”,让厦门港真正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重要支点。
他建议,立足厦门,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构建陆海联通、直达欧洲(含中亚)地区的“大陆桥”,建设面向全国的“小陆桥”,海向方面拓展东南亚航线,打造贯通欧亚、陆海一体的对外新通道。
冯鸿昌还表示,厦门对台区位优势明显,与金门在港口、物流等方面互联互通。他建议,以厦金通道先行,深入推进“厦门-金门-台岛”通道研究,打开闽台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等产业合作空间,建成中西部地区经厦门与台湾地区经贸往来的主通道,吸引台湾地区货物在厦门港中转,推动厦门沿海对台货运枢纽设施提级扩能,强化“丝路海运”、中欧班列(厦门)服务闽台物流运输能力。
周冲:建临时海洋倾倒区降成本复生态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港集团黄埔港务分公司安全环保部副经理周冲今年重点关注港口发展话题,希望在内伶仃洋建立一个临时海洋倾倒区,助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周冲表示,淤泥的积累会导致河道和港口变浅,阻碍船只通行,严重影响水运交通。周冲留意到,在珠江口的内伶仃洋有几个以前挖沙遗留下来的深坑,这几个深坑以后应该是要进行生态修复的,现在正好可以把疏浚的泥沙倾倒在这些深坑中,“如此一来,既能做到生态修复,又能为企业减少运输成本,可谓一举两得。”
刘彬:发挥湛江大港口的优势,支持建设东海岛绿色清洁能源基地
全国人大代表,湛江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彬表示,希望发挥湛江大港口的优势,支持建设东海岛绿色清洁能源基地,既服务东海岛的产业需求,同时培育湛江绿色清洁产业的发展。
倪迪:呼吁加快推动《船员法》立法
全国人大代表、中远海运船员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油运库船长倪迪呼吁加快《船员法》立法。
为推动《船员法》立法,倪迪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推动《船员法》纳入国务院立法计划和人大立法规划,加快立法准备工作,2—3年内列入国务院立法计划,并尽早纳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二是站在制度创新和规则引领的高度推动立法,构建现代船员治理体系,解决船员队伍发展问题,筑牢供应链安全屏障;三是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汇聚立法合力,汇聚各方力量,为国际船员立法贡献中国智慧。
来源:港口圈